第31章 神行军!-《极品少帅》


    第(3/3)页

    接下来,就是战斗工具了,战斗工具是这样的,每五十个人,带一个火钅赞,这种东西,乃是一种短矛,打仗的时候,在上面缠上布,浇上油,点着了往敌人那边扔,专门烧敌人的,然后是胸马绳一套,马笼头、脚蹬子三套,这是每五十个人要带的

    那么具体到每个士兵,都带哪些呢?

    一个士兵,一张弓,三十支箭,箭袋一个,大横刀一把,磨刀石一块,大觿(xi)一个,觿是象牙做的一种锤子,一般带在身上作装饰用,但当兵的带这个玩意可不是做装饰,有实际用途,比如撬开箱子、瓶子、石头、解开绳子、布匹打的死结等等,还有军帽、军装,这都得自备,还有绑腿,这就是一个单兵的装备

    那么这些装备带全了就可以了吗?不是的,还要带九斗麦饭,两斗大米,自带干粮,云铮穿越前经常看电视剧电影,那里面的唐军动不动就全身披甲,而且那甲胄做得还特好看,实际是不是呢?实际不是地,甲胄,在那时候是很贵的东西,不是谁都置备得起,所以府兵们不需要自备甲胄,甲胄由国家发,但是,可不是一出动就发,那要看看你这次出动要去干什么,比如说你们这次要去远征,要去打吐蕃,打突厥,九死一生,那可以发给你,但如果你们这次只是去皇宫值班,轮流护卫,那不能发给你,你只要带着横刀、弓箭就可以了

    所以大家看看,古代打仗需要打多少东西?光一个士兵,就得六种器具,还要自备军装,每十个人,要带十三种工具,马要六匹,每五十个人,要带八种装备,这些都要自备,因此云铮穿越前每次看电视剧,都是每个士兵盔明甲亮,轻轻巧巧,手里就拿着一支长矛或者一把短刀,这和历史是很不相符的

    他穿越之后,继承了两世的知识,明白了唐朝作战的模样,更知道了现在大魏军的制度作为一个有着后世思维的人,自然能看明白大魏军相对于唐军的进步当然,这里面最大的进步,还是现在的一线战斗兵员不再务农,专务训练、戍卫和作战

    至于其他方面的进步,有是有,但算不上很大譬如云铮特别关心的后勤运输体系,就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也是云铮现在琢磨提前制造“自行车”的主要原因

    大魏朝的军户分工虽然细了,但同时也导致了朝廷费巨大的恶果,而战时消耗的巨大也就越发凸显云铮出于节省开支、提高作战效能的考虑,好容易想到了自行车这个主意只是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足够的冶铁锻造技术,铁质自行车是不用考虑的,再说没有橡胶充气轮胎,铁轮圈的车子也没法上路他的考虑是制造木质自行车,就是最原始的那种木轮胎,跟现在的马车一回事复杂一点的转轴技术和传动装置云铮只知道该怎么做,但做不做得出还得询问一下专业人士,所以他才会打算把北山无雪找来,让她去跟东方无晴联系,问问那位机械天才,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云铮相信,只要东方无晴能解决转轴和链条的问题,他的“自行化”军团就有着落了到时候,单兵负重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不说太过分,以现在鹰扬卫士兵的体能,全军驾驶木轮自行车,单兵负重至少能在两百斤以上,去掉甲胄和武器的五十斤,单兵携带的粮食提高了两倍!也就是说,如果原先每个士兵一次出征自己只能携带五十斤粮食,那么有了云铮牌自行车之后,就很有可能提高到一百五十斤!同样,如果鹰扬卫现在努力一把,有可能成功的进行千里奔袭,那么在理论上,装备了云铮牌自行车之后,就很有可能进行三千里奔袭……

    “少帅!”云逸在云铮身边忽然惊喜起来:“前面好像就是海安县了!”

    这一声叫唤,打断了云铮的思绪,他抬起头来,远远望去,前方确实依稀能看见一片稀疏的灯光这么晚还亮着灯的地方,除了赌场,也就只有青楼聚集之处了海安县因为是个大港,来往商船甚多,商人也就甚多尤其是这里面还有许多外国商人来大魏朝做生意的,他们仰慕中华风物,有钱的大商人特别喜欢带着大量的资金来大魏朝购买一些名贵的特产,譬如高档瓷器之类同时,为了显示身份,这些人还特别喜欢流连于大魏的青楼,好像能跟大魏朝的**睡上一宿,身上的乡巴佬味就会消失一般

    因为这些人逐年增多,以至于大魏朝的各个港口的青楼也越发的繁荣昌盛起来,形成了不知道多少个彻夜不眠的不夜城海安县,无疑便是其中之一

    “前哨探马立即叩门,向军演先遣守军报告,就说我鹰扬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