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真知灼见获赞誉-《花开终有时》
第(2/3)页
“刘逸群是《津城晚报》的资深记者,他的新闻报道以尊重事实文笔犀利而著称于津城新闻界。这篇报道我仔细地阅读过,文中所述与你在论文中有关于和义德集团与其他几个实例的列举很是相符。这说明,你的论据是可信的,是站得住脚的。”冯先文说完点了点头。
“谢谢冯主任”江海宁微微地朝冯先文鞠了一躬。
“江海宁同学,听说,你在津城顺隆开发区的和义德集团里担任董事长的职务,不知是否属实?”法学教师吕新静问道。
“是的,吕老师。我在学习之余,的确是参与了和义德集团的许多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我的论文所讲的有关内容,都是我在工作中的第一手资料,没有任何人比我更了解和真实反映和义德集团的经营状况。”
江海宁终于知道了她所低调处理的个人角‘色’问题,在津城纺院的许多师生之间已不是秘密。
“你不觉得,你以所最熟悉的和义德集团为实例,让人感觉到有许多的感情因素在里边而影响论据的可信度吗?”吕新静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有些尖锐。
“吕老师,人们可以认为其中有某些感情因素在里边,但和义德集团所取得的成绩是每一个津城市民所有目共睹的。事实胜于雄辩,所以,在论文中,我也只是尊重事实,并未做不必要的渲染。”
“江海宁同学很会抓重点,所以你的论文做到了重点突出。在论证的的方式及顺序方面,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我的问题问完了。”吕新静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谢谢吕老师”江海宁刚才紧张的心情平静下来。
接着,其他的几位教师,也分别对江海宁论文中自认为存在的几个问题也提出了疑问,江海宁都沉着的一一作答。
第(2/3)页